编者按
全球包括我国对碳交易市场的期待已经不是新闻,然而就在各地冀望把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今后新的拉动经济引擎时,有人士提出,碳市场并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乐观,可能需要10年,碳市场的规模和石油才可能相提并论,是这样吗?本报对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的研究规划部经理张昭贵博士的专访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全球碳市场短期波动长期看好
中国能源报:目前各界对碳市场普遍持乐观态度。有观点认为,发达国家通过碳交易已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我国也可以效仿。您对全球碳市场的发展有何看法?
张昭贵:由于我国碳市场与国际碳市场密切相关,而国际碳市场的发展与国际社会气候公约下的谈判进展密切相关,因此,未来几年国际碳市场的发展取决于国际间公约下的气候谈判。
可以预计,2012年之前,碳市场供需主要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国际气候谈判的影响;2012年之后的碳市场供需及发展规模,不仅取决于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更取决于国际谈判的结果和各国的气候政策,尤其是美国的气候变化政策。
在短期内,全球碳市场可能波动加剧。2005-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呈高速增长态势,从2005年的8亿吨CO2当量增至2008年的近50亿吨,且因价格上涨,交易额由2005年的9.4亿欧元猛增至2008年的93.4亿欧元。其中,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TS)占全球碳信用交易的65%,清洁发展机制(CDM)约占33%。
但从2009年开始,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欧美经济陷入衰退,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减少,从而对碳信用的需求降低,甚至存在出售碳信用的可能。
同时,由于供需关系改变,交易价格也随之变化。据碳点咨询公司估测,虽然2009年全球碳信用交易仍比2008年有缓慢增长,达58.7亿吨,但价格却由19欧元下降到11欧元,导致总交易额下降32%,其中,发达国家对CDM的需求呈现大幅下跌趋势。
此外,由于西方国家如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政治版图处于变更之中,国际碳市场面临巨大的不确定性,日本民主党内阁向商业集团屈服,将要搁置碳交易计划,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排污交易计划已被搁置。因此,短期来看,国际碳市场充满极大不确定性,预计2011年,世界碳市场依然黯淡。
但是长期看,世界碳市场前景依然看好。由于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的影响不可低估,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人类共识,所以长期来看,国际碳市场依然长期看好,达成全球性碳减排协议依然乐观,全球性的碳市场依然可望形成。
碳交易和石油贸易不在一个数量级
中国能源报:前不久,您在上海一个论坛上表示,业界对碳交易的规模过度乐观,为什么这么说?
张昭贵:这个问题涉及到碳贸易的市场空间分析。我们可以把气候交易的数据和石油来做一个对比。
根据BP统计数据,2010年全球原油直接贸易20亿吨左右,成品油贸易7.5亿吨左右,按照2010年原油均价每吨80美元/桶、成品油每桶85美元/桶计算,在不考虑损耗的情况下,对贸易值进行计算,贸易值为7.3(2080+7.585)=16333亿美元。估计同期WTI世界原油期货交易值日平均在500亿美元,年平均在18万亿,加上世界其他地区的期货交易量,可能达到50万亿美元。
而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碳期货交易的交易值为1400亿美元。碳实际交割量可能只有3亿吨左右,交割值40亿美元左右。因此,无论从现货交易还是从期货交易,原油与碳的交易量均不在一个量级。
即使从2011年开始,碳市场以每年50%的增速增长,在碳价格与原油价格增速保持大致稳定的条件下,到2020年,原油和碳现货交易量和期货交易量才能达到相同的量级。在全球碳市场短期存在巨大不确定性的条件下。连续10年50%的增速出现的概率接近零。
我国实现连续碳交易至少要3至5年
中国能源报:那么我国要建立真正连续的碳交易市场还要多少时间?
张昭贵:我国碳市场已经启动但排放权交易尚需时日。目前我国碳市场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国际CDM市场,二是碳中和,三是试点碳排放权交易。我认为我国要实现连续的碳交易至少还要3到5年。
首先我国碳市场已经启动,CDM市场潜力巨大。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统计,2009年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三分之一左右,预计到2012年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减排指标的41%;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20年,中国潜在CO2交易量将近8亿吨,远远超过其他潜在供应国。即使今后CDM机制有所改变,由于发达国家的强制减排需求和中国广阔的项目供给空间,也会存在类似机制,继续实现项目开发、资金转移和减排量签发。
碳中和市场方面,作为从事碳中和的环境类交易所,我所完成了国内第一笔碳中和交易。值得指出的是,国内环境类排放权交易开始启动。据我所知,广东省正在努力建立中国碳排放交易所,重庆市也于去年12月1日起开始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
虽然如此,但是我们还是要注意到,我国碳市场建立尚需时日。相比于巨大的市场潜力,目前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设还相当滞后。中国CDM市场仍停留在全球碳交易产业链的最低端,标准和市场都在国外,我国并不具备定价权和主动权,加上国内企业缺乏经验、专业机构服务欠缺,议价能力脆弱、交易风险较大、交易成本较高。
此外,国内碳金融服务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能力较低,与我国碳市场潜力不相匹配;国内排放权交易所还处于碳市场的初级形态,连续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尚未开始。
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大部分地方交易所将关停重组
中国能源报:您对目前我国的碳市场建设的进程如何评价,对未来我国碳交易模式有何判断?
张昭贵:尽管国内市场尚未形成,但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已十分激烈。近两年来,各地争相成立重点针对碳排放权的交易平台,但这些交易所业务类型和发展模式大致相同,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割据已经形成。
究其原因,是因为“鼓励条件成熟地区先试先行”已成为决策层主流意见,因此,一些监管体系较完备、金融集中度高、公众接受程度良好的地区积极付诸行动,力争抢得碳市场发展先机。此外,也不排除地方政府受到发展碳市场潜在业绩和利益的驱使。
在现行排放权分配机制下,跨地区碳交易将因侵犯地方政府利益而受阻。我国现行的排污权交易是将排放指标层层分配到各省、市、县以至企业,由于排污限额相当于地方的发展权,因此跨地区的排污权交易基本上不可能。若碳排放权分配机制相同,未来也只能囿于区内交易。
这样看来,碳交易平台的割据趋势已十分明显。而且,平台过多将导致碳市场规模缩小、成本增加,难以形成交易的内在驱动力,也很难获得足够的盈利空间来维持交易所自身的生存;造成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而且存在着将来必须予以治理整顿的隐忧。
所以我的判断是,由于碳交易所交易标的单一,我国未来可能只有两至三家国家级交易所的存在,大部分的交易所面临关停重组的命运。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