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50吨二氧化硫化作了黄金。
2008年12月23日上午10:00-10:15,“槌声”响起,中国排污权网上竞价的第一单交易诞生。
落下的“交易槌”不是实物,是一个虚拟的网络——引自国外的环境权益交易系统,这一交易实现的地点,是位于天津滨海新区“金融街”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通过15分钟的竞价,天津弘鹏有限公司购得了全部共五手,总计50吨的二氧化硫排放权,成交总价为15.5万元。
这可能是中国众多省份和城市梦寐以求的15分钟——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北京、天津、上海相继挂牌成立了自己的排放权市场。江苏、湖北等地也正在申办排放权交易所。
虽然各地都踊跃争抢排放权交易所的牌照,但第一笔交易却迟迟没有来到,直到12月23日。抢得先手的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于9月25日正式挂牌,是国务院批复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排放权交易所。
短短15分钟,迈出的是历史性的一大步,显示中国环境保护机制的市场化进程正式开启。
15分钟,15万
12月23日交易当天,7家参与竞价的买方公司中,有4家派代表来到了交易所,3家公司则通过网上页面参与交易。由于采用网上交易模式,是否来到交易所都是一样的。
参与竞价的其他6家企业分别为:大正元(天津)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市产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天津技术产权交易所、天津市安盛科技投资有限公司、天津市天士力集团有限公司和天津滨海创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而这50吨二氧化硫排放权的卖家则没有被公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方面表示,卖家是天津本地的一家企业。
上午10:00,竞价开始,待出售的是50吨二氧化硫排放权,底价是每吨2000元,50吨分为5手,每手各10吨。
7家竞买企业通过网上系统分别提交了自己的竞价和数量。在这15分钟时间内,7家竞买单位可随时修改自己的竞买价格和数量。
但并非不需考虑时间因素,因为本交易有个最为重要的交易原则:时间早优先、价格高优先。
如同在短跑终点线上掐着秒表定胜负的裁判员,在15分钟交易时间过后,处于密封的系统就会自动生成7家企业的竞卖提交资料,并根据“时间”和“价格”进行排序,时间相同按照取价高者,价格相同取时间早者。
悬念没有持续多久,天津弘鹏有限公司成为了最后的胜出者,取得了全部5手共30吨的二氧化硫排放权,成交价格每吨3100元,成交总额15.5万元。
对于2000元的底价的确定,交易所工作人员介绍说,主要是由供求双方根据市场的情况进行初步确定,在现实中,甚至可以不设置底价,由供需双方来进行互动后再行交易。
“首笔交易的经验,将为完善天津市排放权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和出台相关法规政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副总经理穆玲玲说,“今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将陆续进行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排放指标电子竞价。”
先挂牌 待交易
这第一单,来得有点迟。
在今年8、9两个月内,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都抢先挂上了排放权市场的招牌,其中北京、上海两家还赶在8月5日这同一天挂牌。但这3家交易所此后都没能很快地实现交易。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给出的时间表是:上海环交所目前正在推进“排污权交易”指标平台的试点工作,包括二氧化硫、化学耗氧量(COD)等污染物的指标,有望在2009年5月之前正式完成进场平台交易。
如果这一时间表兑现,第一笔交易将出现在这个交易所成立8个月后。
北京环境交易所董事长熊焰则表示,北京环交所有三块业务:第一块是节能环保技术交易,目前已经具备开展条件;第二块是二氧化硫和水污染物的排污权交易,“目前尚处于研究中”;第三块是在适当条件下推进碳排放交易。目前除了第一块业务具备基本交易政策外,后两块业务的政策尚不完善。
在京沪两地环境交易所成立的10天后,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及江苏省政府8月14日在江苏省无锡市正式启动了太湖流域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该项试点的目的也正是通过改革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分配办法和排污权使用方式,建立排污权一级、二级市场和排污交易平台。
与此同时,眼下已有成都、武汉等12个省市正式向环境保护部递交申请,希望进行排污权交易试点并请求设立排污交易所,成都方面最近宣布,计划在明年3月,在成都建立全省首个排污权交易中心,并开展排污权的上市交易。
“发达国家在2012年要完成50亿吨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其中至少有30亿吨来自于购买中国的减排指标。”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说,预计2008年~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交易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排放权益交易商机巨大。
熊焰10月18日在“2008北京国际节能环保高层论坛节能机制创新分论坛”上也表示:“我国环境权益的交易服务、测量、核证、咨询、方法学研究等将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群,涉及金融、环境技术、中介等众多领域。”
显然,抢占排放权市场的市场交易主导权变得十分必要。这是不少地方在基本交易政策尚不完备条件下采取“先挂牌,待交易”申报策略的原因。
“难得”第一单
12月23日实现的“第一单”,卖家和买家都在天津市域范围内,并不是理想中的跨省域交易。
在我国,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必须获得排污指标才能上马,但这些项目往往缺乏获得排污指标的途径和机制。
“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最主要的两种环境污染物即SO2(二氧化硫)和COD实施总量控制,即要求在“十一五”期末(2010年),二者的排放总量要比2005年至少削减10%。从一般意义上来讲,排放权交易是运用市场机制削减污染物的重要手段。通过排放权交易,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可以出售富余的指标获得收益,减排成本高的企业可以购买指标降低减排成本、达到合规要求,从而实现社会污染总成本最小化的目的。
但从实际层面考量,上述两种污染物总量每年均分配给各省,各省再分配至地级市、县等,最终多数企业均分配到一定的排污限额,而对于各省、市、县以至各家企业而言,每年均有相应的削减任务。
所以,有限的排污权交易实际上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地方的“发展权”,没有人愿意失去既定的有限“发展指标”,因此,林健认为,目前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形成相关的统一市场,以行政区内的地方性局部交易为主。
如此一来,排污权交易第一单姗姗来迟便不难理解。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