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外景
专业机构工作人员对树木生长情况进行监测
陈塘庄热电厂
我市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
我市2025年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5%,构建贯通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
全球气温升高、自然灾害加剧……气候变化正在从遥远的危机走向现实生活,此前不为人熟悉的碳达峰、碳中和两个词,突然间“火”了。
眼下,降碳成为“十四五”开局的热词。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和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制定实施力争碳排放提前达峰行动方案,开展重点行业碳排放达峰行动,推动钢铁、电力等行业率先达峰。而作为一种新的政策工具,碳市场是助力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一。
记者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了解到,去年以来,天津碳市场交易活跃度大幅提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全年碳交易量达到2909万吨,大幅激增1216%,年度交易量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位。
天津“碳”路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时间倒转至十年前。
2011年10月,天津被国家发展改革委确定为首批7个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之一,要求逐步建立国内碳配额交易市场。与其他6个试点省市不同,天津市是唯一同时参与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及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直辖市。
“卖二氧化碳能赚钱?”这是企业对碳市场最开始的认知。
政府将碳排放量达到一定规模的行业企业纳入碳排放配置管理,在一定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如果企业的配额不够用,就需要自掏腰包,去市场买;如果企业节能减排做得好,配额用不了,就可以去市场卖。根据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验,碳排放交易体系是以低成本减排的最有效的工具之一。
在多年发展探索中,天津排放权交易所接连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实现了国内首笔二氧化硫排放指标电子竞价交易、中国首笔基于碳足迹盘查的碳中和交易、中国首笔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交易、首笔能效市场交易、国内首笔控排企业CCER线上交易等。
“天津在低碳建设方面积攒了多样化案例,为建立碳交易试点打下良好基础。平稳运行7年多,企业履约率高、市场制度相对完善、基础条件成熟、管理规范有序等已成为天津碳市场的重要特色,无论从纳入企业范围、配额分配方法、交易模式研究、法律法规建设、监管和风控体系探索等都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碳市场运行管理体系。”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交易业务部总监安丽日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目前,天津碳配额市场纳入了八个行业,涉及电力热力、钢铁、化工、石化、油气开采、建材、造纸和航空行业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2万吨的104家企业。
2020年是天津碳市场的第七个履约期。根据《天津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和有关工作要求,天津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在全国率先完成履约,履约率达到100%。
对于交易量激增的原因,安丽认为主要是三个因素:“一方面,企业碳资产管理的意识不断增强,去年以来各行业龙头企业主动就市场趋势、参与交易等与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主动沟通的情况不断增多;另一方面,国企混改带来的市场机制体制的促动;此外,天津采用碳配额线上拍卖等方式有效调动了市场积极性,而全国性市场推进带来的规模、机制、前景影响必然将更为深远。”
碳汇 通过植树造林、植被恢复等措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主要是指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或者存储量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
碳中和 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碳达峰 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我国承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
碳排放权交易 把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成商品一样来买卖。交易前,由政府部门确定减排总量,再将排放权以配额的方式发放给企业等市场主体。如此一来,虽然是有买有卖,但排放总量仍被控制在降低后的指标范围之内。
最后的“冲刺”
全国碳市场6月启动线上交易
当下,全国碳交易市场正在冲刺“最后一公里”。今年6月底,在各地试点基础上,全国碳市场将启动线上交易,为整个行业带来一系列变化和深远影响。
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会后,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江苏、福建、湖北、广东、深圳等9个省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运维工作的合作协议。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作为实施机构代表天津参与全国碳市场联建,未来服务全国碳市场万家企业。
据此前报道,各联建省市以共同出资方式支持全国交易市场的建设和运维,确保资金的国有属性和公益属性。其中,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由湖北省人民政府指定的实施机构持有24%的股份,天津等八省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实施机构则平均各自持有其9.5%的股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指定的实施机构持有24%的股份,其他八省市的实施机构各持有9.5%的股份。
对于未来地方碳交易市场与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关系,安丽表示:“全国碳市场将会在‘顺利对接,平稳过渡’的基调下,逐步纳入八大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的企业,将不再在试点交易所进行交易,而是直接进入全国市场。未被纳入全国市场的行业还会继续在试点市场进行交易。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地方的试点市场和全国市场会并行。”
如何管好碳资产?
自从低碳经济概念提出以来,如何管好碳资产成为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全国碳交易市场建立后,对于即将和已经纳入全国统一碳市场的企业,如何管理好自己的碳资产?安丽建议:“对企业而言,必须认识到碳排放是有成本的。企业未来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碳排放约束,对于碳中和的减排目标,这些任务将会分解到各个企业。”
企业要实现对碳资产的有效管理,首先,要摸清家底,通过深入了解碳交易机制的原理和规则,合理规避风险,积极争取盈利。目前,很多企业对碳资产的认识还很片面,例如,很多企业的财务部门认为碳资产的管理与其无关,没有认识到碳资产的金融属性,更没有注重碳资产管理对于碳市场价格、财务风险、企业利润等各方面的影响。
其次,要积极探索寻找新技术、新产品、新手段及合适的减排路径,以减排促进主营业务的转型升级。此外,还要善于利用碳市场带来的机遇,因地制宜地开发绿色金融产品,有效盘活碳资产,通过多种金融工具的运用,有效降低企业资金的使用成本,以实现碳资产效用最大化。
企业的利好
碳排放交易收益达1000多万元
“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富余的碳排放指标不愁卖。陈塘庄热电厂的碳排放指标总是很快被买走,买家中不乏一些钢厂、化工厂等高耗能企业。
陈塘庄热电厂,从2016年就参与到天津地区的碳市场交易中,几乎可以算是我市参与碳交易最早的企业之一。
“至今碳排放交易已累计卖出100多万吨,收益达1000多万元。”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赵德朋告诉记者。
随着《巴黎协定》的生效,近年来,越来越多企业重视起自身的碳资产管理。赵德朋就是负责天津陈塘热电有限公司碳资产管理的专业人士。
赵德朋的工作内容之一,就是将企业在上一个履约期富余的碳排放指标放到市场上去交易。
赵德朋清楚地记得,最初进行碳交易时,每吨碳排放的价格在十几元,最便宜的时候到过七八元,而目前,每吨碳排放价格已经涨到二十多元。
“这对主动节能降耗的企业来说是利好。”赵德朋说,“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倒逼企业加强内控,企业如果不能在节能降耗上做好控制,就得付出更多的排放成本。”
理论上,只要低于国家公布的碳排放基准或满足排放强度逐年下降要求,就会为企业创造额外效益,减排力度越大,创造的效益越多,会为技术、工艺先进企业实现多种经营创造条件。
“碳资产收益能够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特别是每年供热季前集中购气的支出,还可以投入到新技术改造上。”赵德朋说,虽说1000万元在企业总体营收中占比不高,但也为企业盈利创造了机会。
碳排放价格根据市场供需关系合理波动,从而释放碳排放价格信号,反映边际减排成本,最终形成总量控制、价格变动、技术进步和减排成本降低之间的周期性良性循环。
随着碳交易制度的健全以及碳市场的逐渐成熟,企业的碳资产管理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财务绩效。对于高排放企业而言,甚至开始影响到其财务报表。企业必须尽早开展碳排放管理,将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为自身在低碳时代获取新的竞争优势奠定基础。
作为传统电力行业,陈塘庄热电厂2014年搬迁时就高标准建设了新厂,引入的F型燃气机组,基础能耗水平比较低,优于国标排放水平,为碳资产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目前,全国统一碳市场对燃机发电企业没有强制履约义务,但想在全国市场上进行交易,还需要企业不断树立减排新要求,满足履约的同时,才有机会实现更多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赵德朋说。
据统计,“十三五”期间,该公司累计完成节能量9.91万吨,超额完成“十三五”目标任务的198%,企业碳资产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为我市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发展的新路
建立绿色账户 奖励绿色消费
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十四五”时期,天津提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低碳发展。一方面,大力优化能源结构,持续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加大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利用,提高清洁能源消费比重;另一方面,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到2025年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到100%,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同时,加快推进“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通过扩大生态空间容量增加碳汇,到2025年一级管控区森林(绿化)覆盖率达到25%,构建贯通天津南北的生态廊道。
一系列新的探索正在津沽大地展开 ──
■ 积极探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绿色产品解决方案,打造绿色金融服务平台。目前,天津已在绿色农业领域取得突破。2020年9月22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基于蚂蚁链的绿色溯源平台上线,给绿色农产品发放“数字身份证”。在绿色金融领域,积极探索碳金融创新,助力政府与企业建设绿色金融标准、政策和认证体系等基础设施。
■ 推动以市场手段实现生态补偿,增加森林、海洋、湿地等直接碳汇,通过碳交易、碳普惠等途径间接增加碳汇,促进全市碳排放早日达峰。目前,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与津南区共同探索将中心城区和滨海新区双城之间绿色生态屏障项目整体打包,核算林区所吸收的二氧化碳总量即碳汇量,在环境权益交易机构进行碳汇交易,将绿树成荫转化为真金白银。
■ 开展碳普惠示范,调动全社会践行绿色低碳行为的积极性,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一方面围绕衣食住行,整体谋划、有序实施,逐步丰富公众绿色低碳生活场景,激发低碳活力。重点基于新能源车使用、分布式光伏、垃圾分类减量回收、私家车停驶、公交出行等公众低碳行为等低碳绿色场景,建立绿色账户,通过积分奖励促进低碳行为和绿色消费。
……
“天津市已经把支持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做成北方碳交易中心和绿色金融平台列入‘十四五’时期重大创新行动。尤其是天津自贸试验区提出探索建立甲烷、碳捕获特色交易中心,开展减排量开发创新试点等举措,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后期再发力提供了极大的政策支持与发展后劲。”安丽表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将继续完善、丰富天津环境权益交易市场,推动开展区域用能权和排污权交易等,助力天津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