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行业动态

淘金碳交易
发布时间:2010/02/03 12:51:00浏览次数:3830

  作为未来中国经济拼图中的重要一块,尽管目前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参与者寥寥,但是作为亟待开采的新“金矿”,市场的大生意迟早会上演,布局需趁早。

  无论哥本哈根气象大会召开与否,作为低碳经济的核心部分,碳排放交易的理念已经在全世界生根发芽。而凭借着在技术、法律、资本运作等方面的优势,欧洲西方国家正积极在全球范围内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并试图开始订立游戏规则。

  尚处于萌芽阶段的碳交易市场,是未来中国经济拼图中的重要一块。中国政府如果不能及早地介入碳排放交易市场布局,参与制订国际碳交易市场的游戏规则,势必丧失未来市场的话语权,陷入“输在起跑线上”的尴尬局面。

  而对中国企业来讲,尽管目前国内碳排放交易市场参与者寥寥,但是作为亟待开采的新“金矿”,市场的大生意迟早会上演,布局需趁早。

  碳交所起步

  作为《京都议定书》附件一中的非约束国家,按照“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中国并没有强制性的减排义务,而这让中国成为了国际碳排放市场中绝对的卖家,而国内鲜有碳排放交易。

  但2009年年末中国具体减排目标的高调提出,使之前较多依据自愿原则推动的企业减排活动上升为国家意志。该目标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尽管作为中国政府自愿、自主的行动,这一减排目标并不具有国际约束力,但作为中国政府对世界公开做出的严肃承诺,这一目标在实现过程中将引入约束性指标,节能减排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正在被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并制定出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

  减排成为国家意志的大背景,被视为建立中国碳排放市场的绝佳机会。而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酝酿已久。

  2008年,中国相继成立了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迈出了构建碳排放交易市场的第一步。但由于技术、市场和政策等多方制约因素,碳排放交易市场和机制还远未成型。

  “中国现在还没有真正的碳交易市场。”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研究规划部副经理邓羽腾曾这样表述对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概括。而北京环交所董事长熊焰也表示,在北京环交所的业务板块中,碳排放交易还处于探索阶段。对此,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亦持相同的观点——中国现有的环境能源交易市场不存在真正的碳排放量交易。

  不过业内专家认为,国内碳交易市场运行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这是因为中国雄心勃勃的减排数字和硬性指标为国内碳交易提供了需求支撑。而这是促进碳排放交易市场成型的重要“推手”。

  目前,国内几大交易所已开始着手设计市场模式。天排所副总经理穆玲玲此前称,因为中国强调的是单位GDP减排,交易所正在围绕碳强度(即万元GDP碳排放当量)目标展开市场设计,形成总量相对控制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她说,相对于国际上总量绝对控制的模式,这会是一个“中国特色”的碳交易市场。

  而北京环交所则侧重从自愿减排交易做起,通过自愿减排实践碳排放交易模式,积累经验。自愿减排交易强调企业“自愿设计规则、自愿确定目标、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研究和执行符合中国国情和企业实际的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测量、报告和核实体系、目标承诺与减排和交易体系。熊焰认为,目前的自愿减排交易,最终会转变成由市场推动的交易。

  中国的碳交易瓶颈

  尽管国家减排政策的目标明确,众多实业者、资本投资者也已摩拳擦掌准备涉水中国碳排放市场,但中国碳排放市场的建立仍存在若干不确定因素。

  首当其冲的是减排规则的制定。单位GDP减排针对的是碳强度,而不同行业的碳强度存在较大差异,这为“可衡量、可报告、可核实”的要求带来了衡量的难度。只有针对各个行业的减排细则最终敲定,对于碳排放交易的需求才能明确并促成市场发育。

  如何平衡在减排过程中技术和市场手段的应用,是国内碳交易市场发展的另一个问题。目前,国际上普遍的观点是通过市场交易,将环境破坏的外部性内化为企业的成本可以有效降低环境破坏程度,并形成和技术手段减排的调和。欧盟认为,全球碳排放市场必须在2012年后全球气候变化协议中发挥核心作用,特别是在引导私人投资应对气候变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目前,各国的碳排放交易实践也证明了市场是协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而中国政府可能出于淘汰落后产能、调整经济结构等考虑,限制相关行业购买碳排放的额度,而是通过强制技术和设备升级来实现减排。

  有专家表示,欧盟等发达国家实施CDM(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清洁发展机制)建立在节能减排技术已较为完善、提升空间较小的基础之上,而中国应用更为环保的技术尚还有较大空间。结合技术瓶颈和现实国情考虑,技术减排会循序渐进,和市场手段协调利用,不会以损害经济发展为代价。

  “建立碳排放市场的需求现在已经很迫切。中国国内的碳市场因为起步较晚,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不具备碳排放价格发言权,处于国际碳市场及碳价值链的低端位置。”上海期货交易所能源化工部负责人陆丰强调。他指的是在目前的碳排放交易中,发展中国家只能将减排额度出售给发达国家的中介机构,却不能拿到国际市场直接去进行出售,导致这成为一个明显的买方市场。

  “从国家利益的角度考虑,在方兴未艾的全球碳交易市场中,中国应积极参与构建碳市场,谋求碳市定价权,以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他说。如今国际上的大型碳交易所正在逐渐形成碳交易的定价权优势,如果中国不迎头赶上,碳排放国际交易定价权将旁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中国所受冲击的程度不言而喻。

  碳交易的企业淘金术

  在投资方面,温州人有超常的敏锐嗅觉。有很多人质疑温州炒家的行为,但却极少有人质疑他们的眼光。

  低碳时代,一家温州公司似乎正在为上述一段话添加新的注脚。

  2009年11月,温州永嘉县原野园林工程公司出资50万,参与了中国绿色碳基金温州专项暨碳汇造林项目,以获取未来的碳排放额度。

  植树造林因为具有吸收碳排放的功能,在国际上正逐步成为可交易的减排额度,并获得“林业碳汇”之称。原野园林工程公司董事长李星涛认为,随着国内外碳排放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林业碳汇项目有可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企业应当未雨绸缪地尽早参与其中。

  林业碳汇只是新近涌现的碳排放交易项目之一。早在2005年《京都议定书》强制生效之后,一批市场意识犀利的企业和企业家已在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领域利用CDM项目进行淘金。

  所谓CDM项目是指有排放限额的发达国家因为减排成本高,可以通过实施CDM项目帮助发展中国家减少排放来获得相应的排放额度,降低自身减排压力并达到全球范围内的减排目的。而CDM项目提出的初衷就是用市场手段解决全球暖化问题。

  北京浩华江河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做CDM水电和风电项目的咨询企业,他的主要工作是找到符合条件的水电站、风电站等预建项目,准备好CDM项目设计文件,书面论证电站减排的可行性。一旦文件完成,就上报发改委和联合国CDM执行委员会(EB)审批,如果EB审批通过,就可在项目运行的每一年获得相应的碳排放额度,出售给收购碳排放额度的国际买家。

  目前,类似的以获得碳排放额度为主要业务的企业在中国各地兴起,碳排放交易正成为淘金新热点。

  数据显示,2006年4月,在CDM执行理事会已经注册的149个CDM项目中,只有7 个来自中国,落后于印度的28个、巴西的37个;而到2009年4月,中国注册成功的项目已接近500个,项目数量和产生的减排量均居世界首位。

  中国—欧盟环境管理合作计划机制开发项目的专家认为,“对中国而言,过去只能作为公共物品而难于实现市场价值的温室气体减排额,通过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变现为具有货币价值的国民财富,是一个将潜在国民财富转化为现实国民财富并扩展资源配置途径的机会。对于中国的一些企业而言,从某种意义上讲,CDM机制意味着一种融资手段。”

  中国碳交易市场解读

  在世界就减排达成框架性共识和中国提出减排目标的双重影响之下,业内专家普遍预期,2010年国内碳交易市场规模增长将高于预期。

  根据汇丰(HSBC)的一项研究披露,即使受金融危机冲击,低碳行业2008 年的收入仍大幅增长了75%。按照目前趋势,到2020 年时,该行业的年收入将超过2 万亿美元。这一增长速度超过了《斯特恩报告》(SternReport)中的预测。这份里程碑式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时,低碳商品和服务行业的年收入将达5000亿美元。

  虽然增长迅速,但目前CDM概念在中国仍亟待普及。对于很多项目业主来说,只需申请获得认证,即可多得几十万、上百万的收入,听起来仍像“免费午餐”的陷阱。

  与出售碳排放额度的先行一步相比,在中国减排细则出台之后,中国在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另一需求——购买碳排放额度将很可能被迅速激活。

  按照当前的减排目标,2020 年中国碳排放为28.6 亿吨,占世界排放比将为36%的水平,相比较目前所占比重23%,不降反升——中国仍需要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才能实现这一目标。

  因此,为了实现既定数字的减排目标,在国内市场推进购买碳排放权将是增强企业减排动力的实际有效方式。使用清洁能源和环境友好技术的企业,除了可以出售自身生产的产品,还可以通过将生产过程中降低的碳排放额度出售给难以完成减排指标的企业而获得额外收获。

  专家预测,依据中国单位GDP减排目标,在国内实现碳排放额度买卖最重要的推手将是政府。政府须先确定减排涉及的工业部门,如发电和供热企业、炼油企业、金属冶炼加工企业、造纸企业和其他高耗能企业(如水泥生产企业),然后制订各行业的碳排放“国家分配计划”,为有关企业提出具体的减排目标,并确定如何向企业分配排放权。

  这将是一个复杂繁琐的过程,但作为践行中国承诺的必由之路,这也被视为是中国超越传统发展路径的良机。对企业来说,一旦具体指标落实,购买碳排放的需求就可以量化,率先投资低碳经济、手头握有国家(国际)认证的碳排放额度的企业将占尽先机。

Copyright © 2019 天津排放权交易所 Ice.All Rights Reserved. 津ICP备17006934号 津公网安备 12019002000231号

技术支持:信息技术部